专家把脉指方向,革故鼎新谋新章——市区教研室领导莅临青剑湖实验中学开展教学调研活动
惠风畅和,春日熙熙,近日,苏州市教科院和园区教发中心各学科专家领导莅临青剑湖实验中学,围绕“新课标的落实、课堂教学改革、作业改革与管理等方面”作了专题教学调研,为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翟任重书记、孙婵娴校长和张洪俊副校长全程陪同。
杨卫华老师执教文言文《卖油翁》。杨老师以创设情境为依托,以朗读为主线,抓住文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为突破口,引导孩子们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分析人物形象,欣赏语言文字的文化魅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
徐波扬老师大胆尝试综合性学习教学——“古诗苑漫步”《君到姑苏见 俯仰皆诗篇》,她巧设情境,通过三个板块“姑苏城里觅雅韵”、“丹青妙笔绘诗境”、“锦心绣口诉衷情”,带领学生畅游姑苏,感受姑苏古典之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口吐莲花,异彩纷呈。整堂课充分诠释了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意蕴美。
评课交流环节,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芦淳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杨卫华老师将矛盾分析法巧妙地融入到文本的品读中,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徐波扬老师对综合性学习课程设计做了大胆的探索,有效体现了新课标跨学科融合的理念。
苏州市语文教研员钱建江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剑湖语文教研组这支团结向上、勇于探索的团队,接着从教学情境创设的要求、教学方式转变等角度为老师们明确了新课标实施方向,全体语文组教师深受鼓舞,获益匪浅。
俞晓东老师执教《多项式乘多项式》,凸显剑湖生态课堂教学特色,以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以单元整体教学通盘设计,坚持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疑为导向,练为主线。
石亚军老师执教《基于中考的数与式的复习》,始终以“大数据”支撑课堂教学,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中高度关注错题梳理,归因分析,有效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苏州市数学教研员陆红力老师为数学组开设了“初三备考复习建议”专题讲座。他强调要以单元整体构建为抓手,在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做到立足课程标准,聚焦中考热点。
英语组张明智老师执教《7B Unit 3 Reading》,课堂教学中他坚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疑为导向,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王博涵老师执教《9B Unit 4 Reading》,她创设真实情境,整合课程资源,组织多层次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探究主题意义。
苏州市英语教研员许淼淼老师对两位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老师们应该依据学情和课型特点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核心素养,并鼓励老师们要认真学习、理解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知识的涵养,要坚持向内求、向外看,才能向前走。
初三年级赵诗琪老师开设了《物体的运动》复习公开课,赵老师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开篇,与学生一同评估“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否具有可行性。将复习内容融入情境任务,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
研讨活动中,园区物理教研员曹宏老师首先对两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师的思考进行了肯定,同时对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贯彻落实到初三一轮复习中进行了专业指导。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设计综合性的复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不仅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
最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李刚老师肯定了情境化复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建议初三老师们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和手段,如情境化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复习效果。
春风“化”雨,“学”以致用,赵芸老师和王光朝老师以“苏打饼干中的盐”为情境开设了《几种常见的盐》的复习课。赵芸老师通过“寻味”、“寻方”、“寻钙”三个环节,将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以及碳酸钙紧密的串联到一起,课堂内容紧凑,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在课堂、乐在课堂,再将知识延伸到生活。
春风“化”雨,“学”以致用,赵芸老师和王光朝老师以“苏打饼干中的盐”为情境开设了《几种常见的盐》的复习课。赵芸老师通过“寻味”、“寻方”、“寻钙”三个环节,将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以及碳酸钙紧密的串联到一起,课堂内容紧凑,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在课堂、乐在课堂,再将知识延伸到生活。
王光朝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活泼、有趣,从品尝饼干开启课程,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盐的常见知识。从饼干松脆的奥秘继续前行让学生通过资料卡片设计探究方案,本堂课着力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辨析,精彩纷呈的课堂让与课老师受益颇多。
苏州市化学教研员曹旭琴老师对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带领化学组教师结合新课标,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展开细致的解读,站在新课标的高度重新回顾课堂,重点迁移、知识重塑,才能实现教学上的突破,将新课标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落实到位。
骆乐老师执教课程《排球移动加垫球课》,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凭借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有序性得到充分体现。
张力鑫老师执教《摆脱防守,提高空间分配能力——变速、变向运球与投篮组合》。他通过多种趣味方式,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分组练习与比赛等环节,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以问题为导向,情境为背景,任务为驱动,探究为抓手,深度体现了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方向与要求。
苏州市体育教研员季斌主任结合体育课堂“学、练、赛”新模式,对调研的两节课展开分析,肯定两位老师优秀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体现复习—新授—巩固提高—拓展运用的层层递进。同时结合新课标的“变”与“新”为剑湖体育教师理清脉络、为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指明方向:实施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夯实运动技能体能。园区体育教研员章扬安老师勉励全体体育教师,抓住体育新课改的最佳时机,做真做实,方能善作善成。
初二年级陈易老师和初三年级郑蓉老师各开设了一节常态课。陈易老师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了解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郑蓉老师以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为课堂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宪法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整堂课知识线、任务线和情感线浑然一体,在讲练结合中夯实知识基础,在学生展示中彰显剑湖风采。
市教研员王颖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提出了好课的三种境界。第一层境界是贴近学生的课,学生熟悉情境才能有思考的基础。第二层境界是学生喜欢的课,学生喜欢才能有互动参与、有表达、有价值获得感。第三层境界是老师有引领的课,教师高度引导才能提高学生课堂认知。最后,青剑湖实验中学张洪俊校长以“一份感谢,一份邀约,一个表态”提升并总结了此次教研活动。
姜樱梅老师开设初三复习课《三国两晋南北朝》,姜老师在课堂中坚持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复习活动按照主题展开,各环节设置清晰,注重学生参与,学生真正融入,复习效果显著。
陈俊宇老师执教《北宋的政治》,陈老师依托剑湖生态课堂,围绕“自学寻疑”、“互帮答疑”、“倾听释疑”、“群言辩疑”、“练习测疑”五个板块展开,以“积弊”、“除弊”、“新弊”、“革弊”构成课堂主线,引导学生踏上北宋政治的演进之路,加深对北宋历史的客观认识。
苏州市历史教研员朱海蓉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她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真实历史情境的创设,优化学案结构,关注学习目标与重难点的描述,辅助学生精准把握复习目标,重视学案题型的设置,充分做好中考题型改革预案。凡事预则立,多探索、多创新,才能立新功、创佳绩!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青剑湖实验中学将结合市、区调研组专家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四大转型开展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思维,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教学研究的重心将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由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基于自主化、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由基于原有的师生高耗高产向基于师生低耗高产教学实践的转变,着力在“立德树人”和“减负提质”这两个方面开展深度研究,着力实施剑湖新优质行动,全面打造剑湖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