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读写教学、探索教学创新、提升专业素养,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值仲春,万物润泽。4月2日,青剑湖科研协作共同体2024年度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在融融春意中拉开帷幕。这是一场科研与教育的交响盛会,更是一次破解教学困局、回应时代命题的集体求索。立项课题扎根于小学数学具身学习的土壤,生长在AI赋能作业设计的云端——这既是科研的起点,更是教育者向未来递出的答卷。
本次开题论证会由青剑湖科研协作共同体领衔人、青剑湖实验中学教科室石春秀主任主持。
【春种】课题申报与立项情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24年度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申报活动中,园区共有47项课题立项,其中立项课题28项,青年教师专项4项,乡村教师专项1项,苏州市教育科研改革发展专项14项。在青剑湖科研协作共同体中,青剑湖小学张敏、闫雯雯,青剑湖实验中学张洪俊、周中兵四位老师申报的课题被成功立项。
【萌芽】课题汇报与思想碰壮
追寻理解进阶,提升核心素养。青剑湖小学闫雯雯老师对立项课题《体验・理解・进阶:小学数学具身学习的实践研究》做开题报告。
《体验·理解·进阶:小学数学具身学习的实践研究》是指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以具身理论为基础,基于学习情境与场景中的真实体验,在追寻理解进阶的目标指引下,构建身体、环境、心智共同参与的数学学习新样态。
闫老师谈到,本课题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从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立意出发,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离身学习”到“具身学习”的学习范式转向,探索具身学习的构建要素,丰富数学具身学习的内涵,探讨小学具身课堂的应然样态,阐明小学数学具身学习策略,并通过具身教学设计落实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AI赋能教学,创新作业实施。青剑湖实验中学周中兵老师对立项课题《AI 技术赋能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做开题报告。
“AI技术赋能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强分层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个性化程度,并通过智能化的实施过程来提高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的效率和针对性。该课题与传统分层作业设计不同,借助AI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更加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建议,进而优化作业设计。
周中兵老师谈到,该课题打破传统跨学科整合的学科局限性,在课后作业领域通过主题项目形式,整合语言培养与各学科学习。基于AI技术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利用AI技术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具有递进性和序列化的课后作业资源配置,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甘霖】专家点评与智慧启迪
青剑湖小学周乐副校长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清晰的思路。他指出,《AI技术赋能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和新时代的教育同频共振。在当下倡导推进因材施教的背景下,该课题提供了可以落地生根的、校本化的实施策略,同时也可以将研究成果迁移到其他学校,实现科研成果的在教学中的实践。
青剑湖科研协作共同体领衔人、青剑湖实验中学教科室石春秀主任从专业的角度为课题指明方向。她认为《体验・理解・进阶:小学数学具身学习的实践研究》突破了传统数学教学中认知的局限,对体验理解进阶、具身学习等核心概念都进行了多维度阐释,既有理论的溯源,又有教学实践,构建了严谨的概念体系。
青剑湖科研协作共同体领衔人、星澄学校教科室金华主任从实践角度为课题把脉问诊。他提出“问题导向、应用为王”。当研究成果能转化为教师顺手的好工具、学生体验的真获得、行业发展的强支撑,方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品格。科研的真正魅力,在于让书斋里的思想星火,燎原成改变现实的力量。
【扬帆】领导寄语与未来展望
科研质量是立身之本,创新效能是发展之钥。
青剑湖实验中学张洪俊副校长强调,教科研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科研工作需以"提质增效"为行动纲领,既要有攀登学术高峰的锐气,也要有成果落地的底气,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服务教育现代化中书写担当。
既做前沿领域的追光者,更当扎根大地的躬耕人。
青剑湖实验中学孙婵娴校长肯定了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时的空杯心态,高度赞扬了青剑湖人一直传承的探索精神和科研共同体携手并进的力量。课题开题不是研究的终点,她对共同体科研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愿我们以国际视野塑造教育品牌,既枝繁叶茂、各展风华,又根系相连、共赴未来。
开题论证会落下帷幕,而思想的火光早已燎原。当教学实践与学术探索琴瑟和鸣,当三尺讲台与科技前沿同频共振,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必将留下教师踏石留印的铿锵足音。青剑湖科研协作共同体是科研的坚强后盾,让我们以科研为舟,在教育长河中破浪前行,共同书写属于青剑湖科研共同体的新篇章!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