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稻米香,探实践力——青剑湖实验中学地理、生物跨学科教研活动
草鞋山文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堆积最厚的古遗址之一,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太湖流域早期国家繁荣阶段的全部编年,被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
为深入教学研究,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青剑湖实验中学地理备课组和生物备课组联合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分别以地理实践力和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为抓手,以“水稻的一生——草鞋山遗址公园考察”为主题,前往草鞋山遗址公园进行实地考察。
水稻是江南农作的主要作物,世界稻作文化发源于此并源远流长。老师们认真聆听志愿者的讲解,深入理解江南水稻耕种方式的变化,了解先祖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如何培育稻种,如何聚居生活。行走在稻田边,我们仿佛能寻味到远古的稻米花香;进入展馆观赏时,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史前的文明曙光。
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从陶腰沿釜、玉玦、牛鼻耳罐到陶豆、陶鼎再到玉琮、玉斧、贯耳黑皮陶壶,无一不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和灵巧,老师们驻足赏评,边看边思边交流,学科间火花碰撞,稻田里思维激发,教研情绪高涨。
在学校附近就有这样一处文化遗址,并得以挖掘和保护,实属幸事。老师们期待以这次实地教研为起点,迸发出新思路,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实践中彰显剑湖生态课堂。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