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 沈丽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包含心理学和道德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法律知识和我国国情的有关内容,在学生德育和法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本知识着重突出正确价值观和情感观念的养成,以及综合知识的掌握,综合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心理知识,法律知识和思想品德知识作为独立的模块进行讲解,而应该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使道德知识学习与法治知识学习相辅相成,尽量达成法治体现道德,道德约束法治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前言: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身心都在快速发展,思想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熏陶,有些学生因为受到了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步入歧途,对前途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法律意识,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研究怎样打造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学好这门课的必要性。教师不应单纯的教授知识,而应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与法律意识。
一、开展小组合作,开发学生潜能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转变老一套的教学思想,重点培育学生的能力,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与此同时,应对课堂教学中主次关系高度重视,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并配合老师的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例如,教师在进行“让家更美好”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家庭的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知道什么是家庭。而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实现的方法和路径有哪些。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教师划分的合作小组中讨论和分析这个问题。讨论和分析结束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真正做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有了大致的认识,同时也思考并分析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在这一课时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就一些问题反复讨论以加深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认识:例如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有什么区别。在小组成员间展开讨论和合作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开放,自由表达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感到教师并不是居高临下的。在本课的学习后,学生会努力建设和谐的家庭,并产生积极的情感意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初中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开展法治与道德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形成对课文内容的准确认识。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使情景与课本所要表达的内容相一致,学生才能更好的进入情境,获得更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情感体会,如自己与同学间经历的事情,学生在认真的思考后,回忆自己与同学相处的点滴,都产生了许多想要表达的想法,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某天心情不佳,同学主动安慰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让自己十分感动的经历。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和班里某位同学是好朋友,上下课都形影不离,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互相鼓励。通过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逐渐进入了课堂营造的情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欲望也得到了强化。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回忆了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意识到个人的发展与集体是息息相关的,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敢于担当,共同进步。
三、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时代的到来,一些学生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作出了一些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特别是一些道德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因为经受不住诱惑,作出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从本质上看,这是由于学生的是非观念不够成熟,遵纪守法意识不强,才造成了这类事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可以安排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相学习,知识比拼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法律知识;还可以举行法律宣传日手抄报展示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法律节日制作手抄报,并在宣传墙展示,让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互鉴。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因循守旧,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增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法律节目片段,让学生认识到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学生在视频中得知有许多的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被诈骗的人群有学生,也有老人甚至白领,他们在被骗去财产后,有的选择了结束生命,有的家庭关系恶化,这些都是因为经受不住诈骗分子的诱惑,对法律常识了解不够,才构成了家破人亡的后果。这些作案人员最终也会接受法律的制裁,有可能要在牢狱中度过余生,有的法律意识很淡薄,有的知晓法律,但在利益诱惑前没能坚守住最后的底线,最终造成后悔终生的严重后果。通过多媒体使用,法律知识得以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在播放完视频后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结语: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也大有裨益。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自身实力,转变教育观念,创设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才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建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研究[J].教师,2021(19):52-53.
[2] 卓越.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J].知识文库,2020(23):40+42.
[3] 董有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10):231.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