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学校资讯>详细内容

学校资讯

中考后的心理调适小攻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25 22:45: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中考已经结束啦!大家在心理上都经历了巨大变化,中考结束到被通知录取的这一段时间内,有的尽情放松和玩耍,有的会自责和迷茫,家长因中考结束常会放松对孩子的关注,导致许多考生在“放纵”和“沉默”之间难以平衡好自我心态,从而出现放纵、情绪低落、焦虑成绩等 “考后综合征”。

01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

补偿心理:中考结束后,对考生们来说,心态彻底放松,很多人选择上网、睡觉、唱歌、聚餐的方式玩乐。让作息时间变得毫无规律,甚至通宵达旦。这样的放纵心理不加节制,不但起不到放松效果,反而会造成身心疲惫,影响身体健康。

抑郁心理:一些考生在中考中发挥失常,担忧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而情绪低落、抑郁。表现出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的情况,或者干脆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和人接触,也不交谈,还会出现自责、暴躁。这时候家长过多的追问,反而会发生争吵。

焦虑心理:焦虑心理的产生往往因为考生不能将注意力从中考上转移开来。对考试过程中的细节过于纠结,太在意该拿的分是否拿到,不该出现的错误为什么没有避免。这样的心态会在等待公布成绩这段时间里,让考生变得无比焦虑,导致寝食难安。

迷茫心理:从过度紧绷的考前状态,一下来到考后的无所事事。很多考生都会经历这样的落差,习惯了学校高强度的学习,忽然没有了目标,让他们茫然无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如果迷茫的心态持续时间长,对于进入高中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02家长篇

学会舍弃

1.舍弃今天

哪怕是学习很好、心理素质很棒的学生,如果中考后自我感觉不够理想,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心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往往会很自然的和孩子说“别想了,想了也没用”、 “平时叫你细心你总嫌烦”等,这其实是在盲目地否认孩子的失利,孩子会感觉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误。

家长这时候特别需要去倾听孩子的不安、委屈和自责。共频孩子的情绪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安慰。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情绪中,家长可以试着问他“你现在很难受,希望我们一起做点什么吗?”。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是能够振作起来的。

2.舍弃过多紧张

孩子考完后,心里难免有一些忐忑,心里会更紧张不安。

此时,家长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揪心、焦虑,如果有,也要先调节好自己,不要表现出来。不要追着孩子问很多问题,不要坐立不安、慌乱紧张,你的情绪会影响身边的孩子,如果你淡定、平静,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踏实,变得安心。你要相信孩子经过了长时间的复习准备一定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学会倾听

很多时候,做一个倾听者就是最好的陪伴和鼓励。

考试结束,家长尽量不要刻意和孩子聊天,要尊重孩子心底意愿,如果孩子想和家长说话,家长一定要放下手头的事认真倾听,然后给出合理的建议。人的紧张、焦虑等很多情绪都能在倾诉中得到缓解和释放,所以,家长切记要少说多听,适当的时候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温和的方式真诚陪伴孩子,做一个聆听者。如果他不想对你说考试的事,请尊重他。

学会说话

说话是一门技术活,很多时候,同样都是关心,但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相比于问“考的怎么样?”或“感觉怎么样?”,“累不累、想吃点什么”更能帮助孩子脱离紧张的情绪。

03学生篇

作为学生,应以一颗平和的心来对待中考与未来。毕竟,中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而人生却是一条长长的战线,请同学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无论考得好与坏都将属于过去,更重要的是要规划好未来并逐步落实。你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走进大自然: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走进大自然,与动植物亲近了呢?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都是抚慰心灵的良药,可以舒缓心中的不快,改变抑郁的心情。

2.谈心法:把心里的郁闷或牢骚倾诉于自己最亲密和信赖的人。这种谈心不仅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也可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有时候,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是错误的,朋友的一番话可能会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3.调整思维方式:使我们感到焦虑的其实不是中考分数,而是我们对分数的认知,你担忧的分数其实包裹着你的想法“我如果没考好,我就全完了,就没有人爱我,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人”,当你焦虑时你一定要及时揪出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并尝试着与之辩论,摒弃错误的灾难性的认知。中考重要却也不那么重要,你要对它有一个定位,人生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止这一个,没有考好并不代表“你没用”、“不会被人爱”,天也不会塌,你也不会“完”。

4.释放情绪:如果你觉得家里的氛围很压抑,让你感到焦虑、不满,你可以尝试去爬山,爬到山顶大声喊出自己的不满;你也可以放声高歌,唱出你的压力和不安;通过这些宣泄释放的方法,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5.自我暗示:在等待期可以经常暗示自己“不管结果如何,我努力了”“我很棒”“未来充满希望”等。

6.补偿升华法:看到自己的优点,比如在家为家人做一顿没事,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重拾自己的特长爱好,通过特长获得关注和成功的感觉;把不良情绪导向积极方面,通过做出突出成绩化解心理矛盾,获得心理平衡。

7.理智分析情境:考试过后,许多同学会面对外界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是身边人的期望,你可以先理智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刻苦努力了,是否尽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竭尽全力但仍无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不必再过多地责备自己,只要我尽力了,我的心里是无憾的。

8.寻求专业帮助:当你尝试以上方法后还是觉得情绪不能解决,可以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拨打心理辅导热线,它们有:

“苏老师”热线:65202000

服务时间:9:00-21:00

“林老师”热线:13771776000。

服务时间:9:00-21:00(周一到周五)

苏州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65791001  

服务时间:24小时

苏州市团市委心理热线:12355

服务时间:24小时

分享到:
【打印正文】